媒体中心
公司要闻媒体聚焦豫光影像图说豫光豫光报公司出版物

谦逊不掩吾辈功

发布日期:2011-7-8 14:40:05

在豫光金铅集团,在济源市,人们已经习惯了感谢杨安国、崇拜杨安国、甚至神话杨安国,之所以这样,这里当然有其完整而严密的科学依据。

这里演绎了真实版的“愚公移山”——在这里,杨安国实现了从厂长到经理、从经理到企业家的“蜕变”;在这里,豫光集团实现了从工厂到公司、从公司到大集团的“涅槃”。

杨安国执掌豫光24年,这20多年里,豫光一路高歌猛进,从“胜利走向胜利”。纵观世间所有企业的发展史,像豫光这样胜势之键、强势之猎者实不多见。古今都有常胜将军之说,杨安国不就是伫立在大家身边的常胜之将吗?因为这,也无不增添了他身上的神秘色彩。

但杨安国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一个现代企业家,他的一言一行,他的运筹帷幄,都遵循了自然界的科学规律,因此,杨安国的成功和豫光的发展没有神话之说,而只有奇迹。

一个企业的健康发展,得益于有一位智者的引领,一个企业家的人生成功,得益于有一个平台的支撑。杨安国与豫光,豫光与杨安国,这是“一对”情感深深交融的伙伴。一路走来,杨安国的奋斗史,就是豫光的发展史,豫光的壮大史,也就是杨安国的成就史。

播火记之韬光养晦

年已68岁的豫光老职工杨廷贵,现在时常还身着年轻人穿的时髦T恤在蟒河边散步,老爷子在回忆与杨安国并肩“峥嵘岁月稠”的时候就会说:“我的朝气都是受杨总的影响而来的。”老杨所说的朝气,主要是杨安国为企业带来的新气象、新动力、新希望。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杨安国就是用自己的超前思维和谋定而动为豫光播下蓄势而后发的“火种”的。

老杨说:“安国当时年轻有朝气,办法多,敢拍板,更关键的,他拍板的事情后来被证明都是正确的。”“窥一斑而知全貌”,从杨安国给老杨头带来影响的这一点上,就不难看出他驾驭企业、改造企业的丰功与伟绩。

把今天的豫光集团与其前身河南济源综合冶炼厂相联系,不了解内情的人惊呼这是“天方夜谭”,了解内情的人则无不称其为奇迹,这也就无怪乎大家要神话他们的大老板杨安国了。

1957年,济源县委为发展地方工业成立了冶炼厂,工人们从山上背矿石,用土办法炼粗铅。也就是这样一个“土作坊”,在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间,在杨安国和他的管理团队的谋划运筹下,已经长成“参天大树”,成为中国乃至亚洲铅冶炼行业的龙头老大。

观其杨安国的外形,高大、儒雅,一副眼镜在“折射”出他睿智的同时也“隐喻”出了他的内敛。这就是杨安国的形象,同时也是豫光的形象。

杨安国是从济源小镇走出来的,这无疑奠定了他的“乡土”根基,也为他烙下了勤奋朴实乃至坚韧的印记;杨安国又是南京理工大学的毕业生,这又为他贴上了知识分子的“标识”。的确,把脉杨安国的行事风格和处事能力,他既有知识分子的睿智和学者的厚度,同时更有愚公故里人的坚毅与对远大目标孜孜追求的信念。

杨安国是1987年擢升冶炼厂厂长的。荣誉与责任同在,年轻厂长的双肩上一边挑着全体职工的希冀,一边挑着推进企业发展的重任。

像杨廷贵一样,豫光老员工在评价杨安国时,用的最多的一句词就是“意识超前”。

上任伊始,杨安国就决定将企业的主导产品由矿灯转化为电解铅。

此举招致诸多不解,矿灯销售势头正劲,乘风破浪之时,何以要掉转船头?当时豫光每年炼出2000吨左右的铅,全部用来做矿灯。自产自销,产销平衡,这是豫光何等如意的产业链啊!更甚者,在中国矿灯领域,豫光牌曾经名动一时,在极盛时期,年产销量达到120万盏,居当时全国产销量的三分之一。在这样的“盛世”之下改弦易张,这在军事上被讽为“兵家大忌”啊,但是杨安国的独到之处也彰显在抉择之时。他给大家算了一笔账,豫光就是把中国矿灯的所有市场份额都拿到手,一年也就区区几个亿的小“盘子”,不值他们大折腾,他断言,这个蛋糕做不大。后来的事实证明了他的预判,几年后,矿灯市场急剧萎缩,很多同行在风雨飘摇中“沉沙折戟”,而及时转产的豫光却抓住了发展电解铅的机遇,企业规模滚雪球般迅速壮大。

这一战役的精妙之处还在于,杨安国洞察到了中国工业乃至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向,正因为此,他对于豫光就起到像似“沙场救人”的效果,用流行的网球语言形容就是,他挽救了豫光的一个“盘末点”。

杨安国“驾驭”着豫光朝着更加光明的前方加速行驶。到两期技改、扩建后,豫光的铅生产能力从1400吨提升到1.5万吨。但随之,杨安国又意识到了新问题:冶炼行业高投入高耗能,单纯的扩大生产规模势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一个具有锐利目光和良知的企业家把社会责任看得比天还大、比地还重。当杨安国敏锐地预知中国必将同国际接轨,必将出台严厉的环境政策的时候,他并没有只想到自己企业的安危兴衰,首先想到的则是国家的环保大业和一方的碧水蓝天。

正当杨安国带领豫光人寻求绿色冶炼、循环发展之策时,一个难得的机会不期而至。

有道是,谋划发展,是不能也不应错过难得机遇的。就在这一当口,从冶金部传来消息,中国黄金总公司有一个金银铅的大项目有意投资给河南的一家冶炼厂。更让杨安国兴奋的是,这个项目运用了最新的环保技术,可以回收利用废烟气。

如此一举两得之事,杨安国一定要争一争。他决定去北京找中国黄金总公司“攀亲”,把这个项目“抢”到豫光来。

公关是艰苦的,也是阳光的,大家当时都奔着一个大目标——逐步实现中国的节能环保大业,这样也就没有了所谓的“私情和好恶”。主管部门终于松口,并派出一个由三位专家组成的小组赴河南对两家企业分别考察。

不打无准备之仗,杨安国的团队早已准备好了项目可行性科研报告、概算方案、委托设计合同书等。而另一家企业只挂出了一个筹建指挥部的招牌,这样也就让豫光的竞争处于强势。最终,中国黄金总公司决定和豫光联营,投资1.48亿上马金银铅项目。

这个项目从此成为豫光腾飞的起点。

从杨安国1987年掌舵豫光算起到2002年,他引领豫光实施了四次大规模技术改造工程和立项上马30万吨电解锌工程一、二期工程,让昔日的县级综合冶炼厂“嬗变”成世界级的大型企业集团。

一期技改工程把电解铅生产能力从1400吨提高到5000吨;二期技改工程从5000吨提高到1.5万吨;三期改造工程被称为企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电解铅产量从1.5万吨跃升到5万吨;四期铅冶炼综合治理工程于20025月投产,豫光电解铅年产量已达20万吨。

但是,对于跨入快车道的豫光来说,四次的技改只能说是一个蓄势的过程,是一个播撒火种的过程,更大的爆发,更大的飞跃即将到来。 

大转折之震撼世界

“代表作”一词的本意是指具有代表意义的或最能体现作者水平、风格的著作或艺术作品。引申意义无疑就是一个人或一个团体所取得的具有代表意义的成就。

那么,对于主导豫光上马“富氧底吹”冶炼技术的杨安国来说,“富氧底吹”无疑就是他经营企业的代表作品之一。

可以这样自信地说,这一技术改变了豫光的发展轨迹,改变了豫光的发展命运。通过上马应用“富氧底吹”技术,才真正让豫光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小企业演变成名副其实的大企业、上市公司直到中国乃至亚洲同行业的龙头企业。有些媒体甚至还有业界专家用“凤凰涅槃”、用“蜕变”来赞美了豫光的这一脱胎换骨的演变。

在研发界,专家们对一项新技术的开发与工业化生产喜欢用“革命性”一词,这当然是指这一项技术一定要有应有的“分量”,“富氧底吹”技术是绝对足够专家们期待的“分量”。因此,把豫光采用富氧底吹氧化——鼓风炉还原工艺形容成铅冶炼行业的一场技术革命也就再恰当不过了。一场技术革命改变了豫光的命运,打乱了本行业地位座次,这场革命把豫光推到了全国乃至亚洲的铅冶炼霸主地位。

曾有战略家说过,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是发展中国家的标志之一,就是环境保护工作。中国是不是?不言而喻。那么要实现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目标,资源型企业承担着巨大的责任。

杨安国在大会小会上不厌其烦地告诫他的伙伴们:“豫光要长期生存发展,就务必要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豫光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提出了“绿色冶炼”的口号,他们在节能降排上不隐瞒、不作假,而是用行动改造企业,主动为国家分忧。1996年,豫光在全国本行业第一个采用“二氧化硫”非定态转化技术,对二氧化硫进行回收利用,虽然没有“归零”,但还是较好地解决了铅冶炼的污染问题,实现低排放。为了突破制约铅冶炼的瓶颈,他们没有停止技术攻关的步伐。

19974月,杨安国北上首都拜访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关领导及专家,承诺全额提供科研经费,诚邀该院主持研发富氧底吹冶炼技术。

同年6月,由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主导,豫光和水口山铅锌冶炼厂、安徽池州冶炼厂技术人员组成的研发小组在湖南水口山铅锌冶炼厂开始首次试验“富氧底吹”工艺。同年10月,二次试验,年底,完成技术报告。

1998年,经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充实、完善,正式完成富氧底吹氧化——鼓风炉还原炼铅技术。

在技术攻关过程中,科研人员通过流程控制、还原效果、鼓风炉效果三个阶段试验,证明了这一技术的科学性,又经过半工业化试验、工业化试验和工程化试验,证明了这一技术的实用性,并宣告这一核心技术完全成熟。

但是,对于这一将为铅冶炼行业带来革命性变革的技术,国内却没有一家企业敢用。大家心照不宣,失败了,将会毁掉一个企业;成功了,大家都可以跟进借鉴,没有风险。那么,谁愿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呢?

1998年于湖南召开的一次富氧底吹氧化——鼓风炉还原铅冶炼烟(尘)综合治理技术论证会议,成为豫光技术升级、规模扩大的拐点。

书写豫光的发展史时,“富氧底吹”技术工艺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技术让企业实现了大转折。这样漂亮的转折无不让人联系到了中国的革命史——解放战争期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挺进大别山,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民党的军事大转折,直至此后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人民打败了蒋介石反动集团,取得了革命胜利。

豫光经此一役,已坐上国内乃至亚洲铅锌冶炼“老大”的宝座。遂之,本行业形成一个“潜规则”,豫光今后上什么技术,其它企业也上什么技术,豫光上什么项目,同类企业也上什么项目,这个看似“跟屁虫”的搞笑理论,恰恰揭示了一个本质:行业内企业奉豫光的行为为圭臬。

“富氧底吹”之后,对豫光“地位”变化感触最深的当属豫光的“外交”人员。豫光进出口部部长刘建明说,过去行业召开的各类会议,豫光的代表都被安排在可有可无的边边角角,现在变啦,豫光代表都会被安排在会议主要领导的身旁,甚至是最中心的位置。

从此,豫光真正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谋为先之成事在人

杨安国引领着豫光一路“狂飙”,似乎就没有遇到过太大的挫折和困难,一桩桩一件件骄人业绩和胜利捷报,让人们不得不和“愚公移山”联系起来,所不同的,愚公没有成功,而杨安国之豫光成功了并继续延伸着成功,是机遇?是巧合?以至于有些人就说杨总是福将,甚至有人神话了杨安国。

陪伴杨安国一同走来的集团副总经理张小国很了解他这位老伙计:“杨总做事很神奇,但他却不是神,他的所有决断,都是在科学分析、反复研判下做出的,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在每做一件事情之前,都会把这件事情研究得非常透彻。杨总都是在胸有成竹之时方去为之,他从不打无准备之仗。”

“看似行云流水,早已胸装乾坤。”杨安国谋划企业发展所花费的心血也许只能在一些重大决策“浮上台面”之后,方可被人知晓,这也就增加了无形的神秘度,让外观者深不可测,直至等到他的团队精英“编织”可行性报告的时候,其实某一件事情已经是“可行”的了。这种行事方式贯穿了豫光发展至今的整个过程,并被行业竞争对手和专家所尊崇,以至于也“反推”豫光自己形成了这种独特的为事风格和企业性格。

现今的豫光,已经长成参天大树,但是他们树大却不“招风”,这就是这种内敛风格起到的关键作用。

中国500强的老板,一百多亿“加身”的集团老总,杨安国却能大而不狂,大而不躁;或先想后做,或先做后说,或做而不说。这是何等的难得啊!

细细解读杨安国,他没有牛根生的“扮土”,没有张瑞敏的“崇洋”,没有王石的“强势”,没有李作福的“霸道”,其实这才是土生土长中国企业家的“标准像”。

然而,低调杨安国和低调豫光并不是只萎缩在王屋山脚下“丰衣足食”,豫光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外向型企业,业务扩展到了全世界,他们外贸收入总量长期以来居河南省外贸企业前三强地位,每年的内外贸都是各占“半壁江山”。

杨安国本人也早已“走向”了世界,只不过他是按照自己的走法。无论是在英国坐火车,还是在澳大利亚坐汽车,他都喝的是中国茶和吃备足了的中国方便面。他是不习惯洋人的口味?还是嫌人家的价钱太贵?这不是“埋汰”杨总,他的确是个仔细的人,仔细得都有点抠门了。经常跟随杨安国出差的股份公司副总经理蔡亮说,只要是在国内出差,能吃上河南烩面的话杨总就吃烩面,而在结账时,都是各结各的账,不让某一个人承担,也不准踅摸集体的钱。

也许,大企业就应该有这样一个“小气”的当家人。但是“管家”时的“小气”,却很好地反衬出了杨安国在“发家”时的大气和必胜信念。也更体现了这个汉子、这位智者、这位老板的超人谋略。

之所以时至今日当初那项“工业出城、项目上山”的决策还让人们津津乐道,是这项决策的后续之“火”还在不断延烧,为豫光带来的实惠还在不断显现。当初把企业的主要生产线从济源市区搬到一片荒凉的山坡上曾被有些人称为胡闹,让一些学者也为之大跌眼镜。而现在谁都知道了这其中的好处,当年这座名叫孔山的荒坡野岭无人问津,而今早已成为了风景迷人的工业景区。买下这片荒山,豫光不仅在之后的连续扩建中有了自己的地方,而且还节省了大笔的土地款。

豫光“烧钱”数亿元从意大利采购CX集成系统从事再生铅的回收利用,这也被很多人质疑为这是“可以不花的钱”,但杨安国言辞斩钉截铁,且不说此举“安国安企安民生”,这最起码是一个负责任的资源型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如今,豫光因为从事再生铅冶炼历史早、规模大、设备先进环保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并得到国家政策、资金和制度的扶持,坐上了中国再生铅第一企业的宝座。如今,还在小打小闹的小再生铅企业因环保问题面临关闭停产,而豫光再生铅综合回收利用工程因工艺先进、密闭环保,正成为行业学习推广的典范。孰轻孰重,事实已经做了有力的证明。

2007年,就在全球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各路资金疯狂地向能源产业、向有色冶炼行业涌来,不少资源型企业更是为了追逐利润而疯狂扩张。在此关头,杨安国异常冷静,他告诫他的同事们,不能求得一时的畅快,更不能随波逐流,不能盲目出击。不仅如此,杨安国还反其道而行之,豫光克服重重困难,毅然对旗下的不良资产进行打包出让。也正是由于这一举措,在2008年至2009年的金融危机中,各大银行对豫光的信用评级不降反升。2008年、2009年在极为不利的经济大环境下,豫光集团经营业绩逆势上扬,令社会各界刮目相看。

在收缩经营范围的同时,豫光加速了对上游矿山企业的买断和参股,加快了白银、黄金等贵金属下游产业链的延伸,以及对铅锌综合回收产品的深入开发。这些都为豫光健康持续发展铺设了路径。

在古代科学技术落后的时候,只能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而今天,谋事在人,成事亦然在人。就像张小国先生说的那样,杨总为豫光做任何一件事情,总是谋划在先,总是为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 

偶像派之中国性格

业界同仁、行业专家佩服杨安国,他创造了中国铅锌冶炼的新模式,书写了中国铅锌冶炼的诸多“国标”和“行规”。

驻地百姓、企业员工崇拜杨安国,他带领大家创造了豫光的辉煌,为当地经济社会建设和构建和谐文明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豫光的不断壮大和跨越式发展,人们自然而然地也就关注起了企业的老板,但是直到豫光上马“富氧底吹”工艺之前,杨安国这个名字在业界还非常陌生。企业都做到几十亿甚至都要突破百亿大关了,但老板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陌生人,这让业界同仁挠头,这让研究情报的竞争对手汗颜。

而对于豫光的员工来说,只觉得老板不像个大老板,大家电视、报纸都看得多了,对什么是大企业的老板形象,心里都形成了固有的模式。可是怎么看杨安国咋都不像呢?人家大老板都是名牌着装,说话有腔,秘书漂亮,有很多大老板还像演员呢。咱的老板,留平头、架眼镜、穿着工装是百姓;挤食堂、拉家常、篮球场上不相让。而更为关键的,杨安国不像有些公众人物玩“装”“演”“秀”的伎俩,他就是这么一个人,低调、谦和,平易近人没架子。员工王培说,他们经常有几个伙伴相约到企业总部前面的小馆子吃烩面,没准就会碰见一位邻桌吃烩面的人,那就是杨总。

但是,一个中国500强企业的老板,一个居河南大企业排位十几名的老板,不仅仅只有低调、内敛和平易近人,他必定有其过人之处,有驾驭大企业健康前行的文韬武略,这也是人们探究杨安国性格和人格魅力的初衷。

其实评价杨安国与评价任何一个企业家没有二致,那就是韬略和涵养两个方面。

杨安国的韬略来自于他的学识。只有广博的知识和历练,才能支撑和完善一位不凡企业家的战略思想。南京理工大学的四年寒窗只是他的一个基础,在工作和生活中,杨安国阅读了世界上大量有关冶炼方面的理论书籍,还有重点地阅读了相近行业的科学理论知识。关于读书,杨安国是真正地能坐得下、看得进的那类性格,这也就容易让他消化、吸收,直至活学活用。

在学习、吸收知识上,杨安国不是那种非要“种瓜得瓜”的古板型,他重视知识的全面性,虽然做不到博览群书、通晓天下,但却能有轻有重、有深有浅地汲取营养,这样才能做好一个“全面的人”。蔡亮说:“其实杨总看书很杂的,他在等火车、等飞机的时候看的书有《读者》《小说月刊》等,一个兴趣广泛、知识面宽的老总对掌控企业、发展企业是非常有利的。”集团宣传部长孙小平就被杨总喜好学习的精神所折服。宣传部经常会接到杨总寻求和索要某某文章、某某书籍的电话,还会向宣传部的同志推荐好文章、好书籍。

杨安国的博览群书、兴趣广泛,让他个人得益、企业得益,更让全体豫光人和当地广大群众得益。企业的发展,可富达一方。

杨安国学者和学者杨安国,也是豫光的一个品牌。杨安国的韬略也就来自于学习,并应用到了实践之中。他的治企韬略已经得到了现实的证明,豫光的成绩已经摆在了世人的面前。像他决策的四期扩建,像他决策的尾气制酸,像他决策的废渣回收利用,像他决策上马“富氧底吹”工艺,像他研发“豫光炼铅法”……桩桩件件都是中国第一,甚至是世界的“南宝湾”,桩桩件件也震撼了全行业甚至世界有色界。

杨安国的涵养同样来自于他的“好读喜思”,他从中国深厚文化底蕴中汲取营养,他也受到了优秀文化的熏陶。一个极具中国儒道思想的男人在艰苦环境和奋斗岁月中锤炼、长成,因此,杨安国身上深深地浸润着中国性格,他同样也是中国性格的代表,那就是,他有推进事业不断前进的韬略,他有为人处事的温良恭俭让,这就是一个标准的、有代表性的中国男人。

做企业,先做人,这是杨安国和他的管理团队的共识。

企业总的趋势是健康前行的,但这其中不可能没有小的起伏跌宕,前进中不可能没有浪花溅起。

20082009年初的金融风暴中,杨安国常常彻夜难眠,为什么?豫光集团党委副书记翟延明说:“最艰难的时候,企业每生产一吨铅,就多赔一笔钱。那段时间,是杨总最心焦、工作量最大的一段日子。”可就是在那段时间,豫光仍然坚持不放假、不停产、不减员、不降薪,甚至还吸收了一部分其它企业分流的员工。无需多言,就一句话,杨安国是在为党和政府分忧,为济源的社会稳定尽力。这不仅仅像济源论坛高度评价杨安国时说的:“政协副主席杨安国顶住压力的目的是保证济源经济社会的稳定局面。”更重要的,他即便没有这个市领导职位,也同样会带领豫光人尽这份社会责任的,这份责任大及国内,大及世界。

在济源当地,老百姓称豫光是“中国铅工业的黄埔军校”,因为如今都已列入铅行业10强的“金利”和“万洋”两个民营企业的核心技术人才,大多来自豫光。豫光的兵法是,一方面保持自己绝对的技术优势,另一方面从身边的对手身上感受竞争压力。

“黄埔军校”是要输出人才的,多年来,豫光有不少管理层和技术人员跳槽或者被高薪挖走,但杨安国不以为然。“国有企业在市场法则下确实有弊端嘛,我们是有胸襟的企业,人才流动是自由的,你可以带走技术,但带不走我们的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有人跳槽我不会阻止,而是会嘱咐他好好为新的企业效劳。”也正因为杨安国有如此的胸襟,也就招致了一部分“出走”人员的回流。秦现军毕业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被安排在豫光财务部工作,但小伙子很想到比较自由的民营企业去趟一趟水,于是他跳槽“出走”了。可是,不长时间,他就不适应了“窗外的风景”,踯躅再三,他下定决心给杨总打了电话,小伙子哽咽着嗓子先是给杨总承认错误,但当杨安国明白其意时,只一句话,让小秦憋屈了很长时间的泪水轰然涌出。杨总说:“欢迎你回家!”回到豫光的秦现军被重新安排在期货部门工作。

事后,当大家为杨总的大度而感慨时,杨安国却说,年轻人思想活跃一点是正常的,不能说跳槽了就是犯了大错,也不能说想回来了就说人家是“回头是岸”,本来“走回头路”就需要很大的勇气,所以我们不但要鼓励这些同志,更要关心这些同志。

品味杨安国的人格魅力,不能不说说他的家庭。杨安国的崇拜者也包括了他的家庭成员,他的儿子和姑娘也在追随着父亲的人生发展轨迹前行。杨家兄妹两人先后都上的是南京理工大学,父、子、女三人成了校友。毕业后,兄妹两人都回到了济源工作。

儿子杨新从南京理工大毕业后,留学国外上研究生,毕业后回到豫光先是做了一名一线工人,在熔炼炉前摸爬滚打了三年后,才发挥他的技术专长,做了一名技术人员。

父亲就是他们的偶像,杨家兄妹俩有一百个理由到发达地区去工作或到国外发展,回到故里桑梓,只能解释为两个理由——追随父亲,眷恋家乡。

崔丙仁、杨廷贵、赵传和等一批与杨安国并肩战斗过的老同志最了解他们眼中的“少帅”,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信服安国,有安国在,心里踏实!”

尽管杨安国不知道或不承认大家崇拜他,并以他为偶像,但是他明白一个企业要有很强的凝聚力,他要力求把这种吸引力、凝聚力从某一个个人身上转化到集体“身上”、转化到企业“身上”,用企业的巨大磁吸作用吸引人才。

故而,年年都有大批人才被豫光“吸入”。

杨安国对于干部队伍的培养,遵循“唯才是举”原则。在豫光总部中层以上的管理和技术干部中,非济源籍人员要占到70%以上。集团工会主席李文利女士说:“尽管外地人员存在有可能离开豫光的风险,但杨总还是以看人才看水平、用人才用能力的思路培养和使用人才,事实证明,他的思路是正确的,我们的管理层和技术层面很稳定。现在,我们现有的人员结构中,所谓的‘外籍’员工人数并不大,但‘外籍’人员中的干部比重却很大。”

“社会上曾有‘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之说,但真正做得好的,豫光绝对算一个。”这是锌业三厂厂长袁永锋的肺腑之言。袁永峰和妻子刘素红都是“外地人”,小袁老家甘肃,小刘老家兰考,两口子不但在豫光安了家、立了业,有了自家的房子和私家车,而且双双都被提拔到了中层。袁永锋评价他的老板时曾说,杨总如果把一件事情交给你了,就说明他充分相信你,那么这个担子你不仅要勇敢地挑起来,而且要挑到目的地。他说他有一次向杨总汇报工作,担心的是杨总能不能拍板定案,结果杨总听了他的汇报后事情就定了。当他走出杨总办公室的时候,心情反而比去的时候沉重了,为什么?去的时候怕老板不同意,而老板同意了,就等于把可行性方案变成了执行方案,担子也就实实在在地压到自己的肩上了,能不沉重吗?

为了提高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杨安国要求企业有关部门每年都要吸纳大专学历以上人才走进企业,随着“学生大军”的不断加入,豫光员工队伍的知识结构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而对一线操作工的招聘,企业采取委培、与校方签订协议和零散聘用几种形式。目前,企业已与洛阳建专、郑州工业学校等校方有不同形式的人才教育计划,每年都有整班建制的技校生进入企业。

豫光能有今天的业绩,只因为企业有一个健康的人才“链条”在强有力的拉动。杨安国很在意这一点,发展企业靠什么?首先是靠人、靠人才。豫光现在的人才结构、一线员工队伍结构同样也是行业里的“国标”。

走好脚下,期待未来,杨安国带领他的团队正在为豫光勾画着鸿篇巨制……

如今,豫光在杨安国的引领下,已经是地地道道的明星企业了,中国500强,中国制造300强,河南20强,河南创汇前三甲。这些既是硬实力,也是豫光头顶上的光环。但他们并不满足于此。

据悉,“十二五”期间,豫光将力争实现100万吨铅、锌、铜冶炼生产规模,实现3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总量规模比“十一五”末期翻一番。

面对未来,杨安国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是豫光人信心十足,他们深信无疑,这个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王屋山间,济水河畔,是创造神奇的地方,但是,“愚公移山”只是美好的传说,而不是真正的传奇。而豫光金铅,既不是传说,也不是神奇,她是属于豫光人和杨安国的真实故事!(《经理日报》20116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