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心
公司要闻媒体聚焦豫光影像图说豫光豫光报公司出版物

愚公移山豫光魂(三)

发布日期:2017-10-11 14:58:33

豫光集团建企六十周年系列报道:愚公移山豫光魂(三)——再生魂 照亮元素周期表
  记者去过不少企业的展馆,在展馆里专门用一面墙将元素周期表立体展露在眼前的,恐怕是少有的。在豫光的展馆,直角九十度的两面墙上,一面刻着大大的三个字“铅、锌、铜”,一面是初中时就在背诵的“锂、铍、硼……”的元素周期表。


废铅酸蓄电池储存

  记者好奇地驻足在元素周期表前,看见有的元素亮着灯,数了数有26盏灯亮着。讲解员感觉到了记者好奇的眼光,她说,豫光的主打产品是铅、锌、铜,元素周期表上亮着灯的那些元素都是豫光综合回收利用的产品。讲解员对此作了详细介绍,豫光铭记“谁拥有资源谁就拥有未来”的明天,在绿色环保、循环发展的生产过程中坚持“吃干榨净”的理念,在铅、锌、铜矿的生产过程中,会有各种微量物质伴生矿的夹杂,这些夹杂的伴生矿就是周期表里科学家们历经艰辛发现的珍贵元素。豫光在冶炼生产铅、锌、铜过程中会对“废渣”按严格的循环利用工艺进行层层筛选,将有用的元素回收利用。上面那些亮灯的都是已经回收利用的元素并成为豫光产品走向市场,有的稀有元素还成为合金产品生产的宝贝。这就是遵循绿色发展、综合利用造就出的“多金属产业链”。
  豫光生产没有“渣”的概念,当各种元素都被回收利用吃干榨尽后,剩下的渣尘全部用于生产建筑材料。也难怪记者几乎走遍了豫光,看到的都是干净整洁的生产现场,厂房周边绿树成荫,花儿绽放,完全不像一家冶炼企业。《愚公移山》有一句歌词诠释了豫光人尊重资源、尊重科学的社会责任感:“面对着满堂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


废塑料回收系统

  追寻豫光绿色发展、综合利用资源效率的步伐,还得从24年前说起——1993年与中国黄金总公司共同出资1.48亿元进行金银铅第三期扩改工程,首次改变了传统工艺。相隔7年后的2000年又投资1.98亿元开工建设铅冶炼烟气(尘)综合治理工程,并采用企业自有知识产权“富氧底吹氧化——鼓风炉还原熔炼炼铅技术”。技术提升,工艺完善,既尝到了综合能力增强的甜头,又获得了综合治理利用资源的甜头。
  每一种矿物质的存在都不是孤立无援的,往往伴生相互依存,就像人体一样包含的矿物质宛如“元素周期表”。豫光人深知这个道理,要尊重每种矿物质的存在都是在福惠于人类。“铅锌矿”,听起来简简单单,说明铅锌是伴生的主体,当然其中还依附着其他元素。尊重资源的豫光人对地球存在敬畏之心,不愿浪费大地恩赐的宝贵财富。1987年由矿灯转型主力做铅后,2003年成立锌业公司既拓展了发展的羽翼,又朝着综合利用资源跨出了一大步。
  2003年8月,豫光投资总额8.6亿元的10万吨电锌工程破土动工。2005年5月,第一批锌锭顺利产出,实现了铅锌资源的综合利用。这个看似一般性的工程项目,对于重视地球资源的豫光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成为了元素周期表的“亮灯工程”。因为铅的“伴生兄弟”锌没有像“渣”一样被扔掉,而有了自己的生命里程,也照亮了让元素周期表亮起来的生命之源。懂得尊重资源的豫光人也获得了资源的回报,锌给豫光带来了丰厚的效益。
  豫光在绿色发展理念、综合利用资源中还凭着对资源尊重的真情与热情获得了“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收益——2004年开始酝酿,再生铅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在决策层脑海里角斗,怎么把“浪迹天涯”的铅蓄电池及废旧铅利用起来。是否上再生铅项目在决策层中产生了激烈的“头脑风暴”……
  尊重资源永远是豫光人不变的理念。开工建设采用富氧底吹氧化——鼓风炉还原炼铅技术生产再生铅的8万吨粗铅熔炼工程于2005年3月顺利投料试产。公司新增粗铅8万吨、硫酸6万吨、黄金980千克、白银109吨。同期,8万吨再生铅精炼工程开工建成投产。
  尊重资源,回报企业。2005年11月30日,10万吨再生铅分离工程奠基,标志豫光在被国务院定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后,在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豫光通过建设10万吨再生铅工程,旨在形成“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链条,实现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缓解原生矿源不足的矛盾。意识超前、尊重资源的豫光人不惜投入重金添装备,年产10万吨再生铅蓄电池分离工程主设备是从意大利引进的CX预处理集成系统,技术先进,国际一流。该项目处理废铅酸蓄电池能力达15万吨,年产合金铅4万吨、铅泥6.4万吨、聚丙稀8000吨。生产现场“豫光模式,国内首创,废铅酸蓄电池回收体系,护航‘十三五’绿色发展”,27个字吸引了记者的眼球,也看到了豫光尊重资源善待资源的“再生魂”。来自全国各地的风帆、骆驼、江森、双登、超威、瓦尔塔等不同品牌的废铅酸蓄电池都聚集在“再生魂”工艺这里静静地等候分离,等待生命的“再次重生”。
  目前,豫光正在规划投资近10亿元着手建设全国性的规范回收网络体系。豫光已经形成年处理54万吨废铅酸蓄电池的产能,成为世界上废铅酸蓄电池处理能力最大的企业。据悉,豫光将以“互联网+”的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网络体系新模式,以现有生产系统为中心,初期目标延伸的回收半径在河南、山西、陕西、四川、江西、福建六省。以地级市为切入点,建设67个标准化的回收站点,年回收量72万吨。率先在国内形成一个覆盖范围广、体系运行规范的全国性区域回收网络体系,填补国内没有一家全国性回收体系的空白,为我国废铅酸蓄电池回收行业的科学化发展引领方向。其中铅膏的底吹熔炼和硫的循环利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技术先后取得多项专利,是国家“十二五”废旧有色金属领域重点推广技术。
  走过,回望,重新站在亮眼的元素周期表前,才会重新评估豫光对于地球母亲的尊重,对于子孙后代的责任。铅为主,锌为辅,铜展翼,将伴生的其他元素统统“打捞”回来的多金属产业链,决不让地球赋予人类的宝贵资源从豫光人手中流失。阳极泥金银扩建项目带来了“黄金白银”的额外收益。铜回收采用加压酸浸——电积工艺;锑回收采用湿法除杂——碱性浸出——碱性电积——火法精炼工艺;铋回收采用酸性浸出——水解——还原熔炼——精炼工艺,镉、钴、铁等伴生有价金属,不管量多少,豫光人都会用豫光人的智慧去尊重并善待每一种元素的归位。
  “再生发展,中国样本。”周期表上亮起的26盏灯是不同元素对豫光人露出的笑脸。
  豫光不光重视各种元素的回收利用,使豫光成为了绿色环保无“渣”企业,他们对水的情怀也是爱到了极致。6年前,当董事长杨安国与河南省环保厅、济源市环保局相关领导和在场的人员相继饮用了治理的“工业废水”后,人们终于看到了豫光的绿色发展对资源尊重的爱护已经上升为一种境界。
  豫光一期中水处理系统自建成投运以来稳定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原工艺采用三级反应沉淀,加入电石渣、聚合硫酸铁、聚丙烯酰胺等药剂去除掉铅、砷、镉等重金属离子,然后与净化、过滤、软化等工艺相结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钙镁离子等,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尽管通过这种方式已经达到了国家的排放标准。但豫光人认为不能只满足于国家标准,只有做到循环利用起来才是尊重水资源的目标。
  于是,豫光投资1500多万元建造了中水站二期系统,这套设备可用于纯净水制造。为验证成品水质,豫光把系统处理过的水送到济源市防疫站进行化验。经化验,二期系统处理过的水其水质高于地下水,达到了人体直接饮用的水平。从工业废水达到饮用水标准,这是豫光追求卓越的回报。当时本报记者根据此事写了评论《一杯水的背后》,认为“从工业废水到公司董事长的亲自饮用,这不是简单的工业废水治理,这是绿色冶炼,社会责任,环境友好型的体系建立。按照以往经过消毒后达标排放,豫光会减少很多投入,也能通过环保部门的验收,但公司不这样做,公司把绿色理念输送到了万物生长的生命之源中,科学治污,变废为宝。”这篇评论已在中水站现场与豫光展馆展出,说明豫光十分重视水文化。
  此行到豫光采访,记者从工人手中接过治理达到饮用标准的“工业废水”一饮而尽。
  豫光亮起的元素周期表是一种对地球的尊重,对资源的守护,是对子孙后代的爱,那“一杯水”是豫光蓬勃发展的生命之源。


关于豫光的“再生魂”理念,让我们看看业内专家是怎样评价的——

  环保部总量司副司长、水处理专家黄小赠说:“豫光的装备先进,管理先进,观念先进,具有极强的责任感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他对同行的专家说:“我就是学水的,看到这样的设备和规模,我提不出任何意见。如果每个企业的水处理都能做到像豫光这样,就不会出现问题。豫光提供的所有数字都是符合实际的,豫光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值得学习。”黄小赠感慨:“作为上市公司,能够不计成本地主动在环保事业上做出如此的投入,这种负责的态度是难能可贵的。”他在检查后说:“我们这次不是来检查,而是来学习的。”目前,豫光是全国工业企业内免征收排污费的第一家。
  相信,豫光还会继续照亮元素周期表,因为,再生是对资源生命的最高尊重。

【采访手记】
  呵护生命的豫光人
  豫光人是懂得感恩的智慧群体,豫光人是懂得尊重生命的善良群体。元素周期表中亮起的“元素之灯”,实则是豫光人对生命的呵护。“谁拥有资源谁就拥有未来!”很多人很多企业似乎都懂这句话,但真正懂得“要领”的又有多少?
  神圣的地球为人类储备了各种资源,人们在探测、发现、开采、冶炼、提取中利用,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乱采滥挖,让地球千疮百孔,让“母亲”欲哭无泪。许多伴生矿石中的元素被一些冶炼企业当作废渣扔掉了。要知道资源也是生命,每一种元素的发现都是科学家用心血换来的。
  在老一代豫光人匍匐前行采矿中,豫光深知资源的重要,把资源视为生命,把矿石里伴生的各类元素视为“同胞兄弟”予以呵护,不让福惠人类的每一种资源被浪费。于是,铅、锌、铜主业生产中的伴生矿黄金、白银、锑、铋、铟等二十六种元素被“打捞”上来派上用场。
  呵护就有回报,点亮的元素周期表也照亮了豫光的发展之路,呵护自然也就拥有生命,这是绿色发展的回报,更是对子孙后代未来的责任。